付鹏的最新观点
粉丝都知道我不屑于解读别人的观点,但是付鹏这次在汇丰的发言入木三分,值得大家去阅读全篇原文,但是原文相对于非科班的同学来说晦涩难懂而且篇幅过大,我尝试给大家做个精炼的总结和解读。
1、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习惯了高增长,不增长我们就很难受,但是日本在失去了35年后的现在,在死亡率高企的前提下,即使不增长也能很舒服。巴菲特增持日本商社,付鹏儿子也准备嫁去日本,目标大学毕业迎娶日本贵族女儿,目标都在参与到日本过去40年存量财富的再分配。期神解读:日本掌握财富的老年人正在加速离世,老龄化问题正在被解决,年轻人能得到更多资源和机会,即使没有增量,财富的存量再分配也能让社会体验更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解决周期问题的,只能是时间。
2、顶层断代,也就是大家说的左派右派、左翼右翼,决定了世界经济周期。目前全球逐渐从左翼向右翼转化,而且右翼化加速,2016年是分水岭,在2016年之前,世界是包容融合的,WTO让全世界受惠,2016年之后极端右翼(纳粹)占据主流。我们无法改变意识形态,但是左右有各自的交易体系。期神观点:2016年前主流是合作,2016后是对抗,这是意识形态以及主流选票决定的,老美即将上台的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右,欧洲也在形成极右思潮,注定了关税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可逆,也就意味着合作的结束与对抗的开始。合作的交易体系是繁荣通胀,对抗的交易体系是衰退通缩,或者滞涨。
3、为什么利率的低点总是战争的起点?因为利率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贫富差距,劳动收入与资本杠杆收入对利率的感觉是相反的,高利率利好劳动收入,低利率利好资本杠杆收入,利率越低的时候,贫富差距越大,利率越高的时候,贫富差距越小。期神观点:利率低点是战争的开始,并不完全因为贫富差距,还有当低利率都开始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把内部矛盾转移出去了,才真正需要用到战争这个工具。
4、经济增长时富人先受益,衰退时穷人先收缩。疫情后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其实已经开始出问题了,但是刚开始收缩的时候是底层先吃苦,所以对宏观经济数据影响不大。那时候股市火热,大家的预期很高,但现实很残酷。期神观点:非常同意,衰退时穷人先收缩,但是不会影响到太多经济数据,因为无论收入多少,穷人的刚性消费就是那一碟隆江猪脚饭(多挣就加个蛋)。但是现在到了中产阶级陨落的阶段,对宏观数据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中产肩负着太多顺周期商品的消费,包括房、车、表、烟酒和其他奢侈品,这部分消费的削减会直接体现在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里。
5、过去几年我们的右翼特征是不让说经济不好,大谈遥遥领先却可以把商品卖出溢价,这是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变动的核心,但是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去讲,到了关键的时间点上,会使得所有的信息反馈形成谬论性错误,从而指导决策层做出错误判断。8月27日开始,允许讲出通缩问题。
6、国内经济的核心变量在于老龄化,这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这个通缩大周期最可怕的事情是大部分中国投资人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周期。期神观点:《通缩时代的投资机会》,早看早布局。
7、“内债不是债”是错误的,内债就是对内征税,国内喜欢减少直接税,增加间接税,间接税会让宏观上瘾。以后中国不会再有大面积基建了,因为最大的税源税基没了,也就是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期神解读:拿基建中的修路来举例,一条你门口的路,如果是你付钱,你要考虑成本回报来决定修不修,间接税就是政府付钱帮你做了修的决定,最后再修好的路旁边建高价房子,这样的修路就不纯粹了,它可以单纯为刷GDP服务,但是最后的成本还是落在交税的民众身上,这就是问题所在。
8、往年过剩市场的赢者通吃是因为居民部门有效需求永远在,永远能加杠杆,永远能为你的企业产能和利润买单。但是在产能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中长期收缩阶段中,制造业厂家的恶性竞争和卷价格没有意义,赢者照样无法存活,唯一出路是出海,但是目前的国际贸易已经不是左翼的融合发展而是右翼的地方封锁,意味着目前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代际再分配。(其实他的意思是在目前国情下,问题无解)期神点评:看过期神往期文章的都明白这个思路和期神的完全一致,付鹏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收获在于把意识形态中的左翼右翼的历史倾斜具象化在从前的和平发展以及目前的多极化贸易金融对抗中。
9、消费降级以及代际的变化,决定了做富人和穷人的生意,放弃中产;做年轻人和老人的生意,放弃中年人;国家支持的产业早干,早期干完名利双收就撤,后期一定产能过剩。期神点评:通缩期实业的投资难度,在普通人身上难度极大,一没资源二没行业理解,拿着通缩受益的投资品种躺平,就能保证你的财富排名不会往下掉了。
10、巴菲特减持美股不是看衰美股,只是在资产组合中评估资产价值、波动、回报率三者中倾向零波动率、4.5%股息的股票,也就是现金。期神点评:这是全篇我唯一明确反对的一点,有点偷换概念的嫌疑,如果按照他的定义,巴菲特宁愿选择用零波动,4.5%利息的美元现金或短期美债替代美股,不也正说明了美股的预期收益率比不上4.5%吗?巴菲特对权益资产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从来不买不生息与低波动率的黄金的原因,因为美元的全球可流动,他可以去做多任何一个新兴主权货币的权益类市场,他是有选择空间的。他选择了持有大量现金和短期美债,但是大幅度减持的却是与危机强相关的科技类与金融类,也就是苹果和美银,小幅增持的是传统类的披萨食品股和泳池消费股,其实就是对于衰退与滞涨的交易,手握天量类现金资产也是在等待抄底机会,他的做法不一定正确,但是他的态度是明确看跌美股的。
11、之前的中产阶级享受了六个钱包的红利,杠杆容忍度是最高的,但是在这部分杠杆也开始带来强压后,压制了消费,现在应该是要给居民部门降杠杆而不是加杠杆,是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而不是降低首付比例。期神点评:加杠杆也是软着陆的无奈之举,目前房子流动性问题很严重了,传导到地产产业链的失业问题也依旧无解,不扩大买房群体,流动性崩溃带来的硬着陆也许不是消费低迷可以比的。
12、目前消费、新能源都进入了成熟期,投资红利期结束了,目前在扩张期的只有半导体,哪怕半导体里十个有九个是骗子公司,在没喊出遥遥领先的口号之前,国家主义主导的行情都不会结束,不断加入的新玩家会把迅速利润率熨平,在产能严重过剩前大股东会减持走人。整个产业周期从国外的三十年缩短成国内的五年。期神点评:见仁见智。短周期过剩论我很赞同,不过我个人对于投机行为非常反感,我认为投资要以周期为单位看远期,参与骗子公司的投机宛如击鼓传花,持有让你睡得着的优质品种才是通缩期的圣杯。13、股市和经济的关系是两头反,中间正的关系。当经济很不好或者很好的时候,看不见的手会逆周期调控,股市呈现与经济相反的方向,而在中间段是正向关系,股市与经济的景气度正相关。他举例了15-16年杠杆牛,但是监管却在趋严,严打场外杠杆和伞形信托,他在一群看好声中逃顶做空港股的例子。期神点评:有一定道理,包括在21年的末端,经济依旧带有强劲的惯性,但是在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股市已经开始掉头向下。不过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顺周期品种在“中间段”已经在2016-2021年强劲表现了整整5年,到现在也跌了三年,我们如果想要强行抓住左侧机会而去寻找“两头”的反向机会,会失去的更多。周期节点很难抓住,以更高维度去看待周期也许更好。
14、当时解决失业率的办法是把就业人员赶回高校,以前让本科去读硕士,能够预见的是未来也会把大规模硕士鼓励去读博。在未来几年产业趋势没有改善的前提下,学历贬值不可逆。
15、新加坡、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2016年之后受益于中美博弈,他们在走正向反馈和循环,他的正向反馈循环就是我们转移的。期神点评: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失去的时代也会是别人崛起的时代,这就是周期。
16、经济差了,无论财政和货币政策都需要扩张性的,汇率就会承压,而汇率承压后本币计价的资产价格承压,倒逼资本流出,这时候需要加息才能阻止流出,但是在弱经济阶段加息会让经济更崩,资本流出反而加速,这就是新兴市场危机。中国以前不会出现新兴市场危机,因为即使老美加息,国内的资产回报率依旧能保持对美元资产的优势,但是现在不行了。只有日元和美元历史上做到了在低利率和财政扩张的环境下汇率稳定,因为有carry trade套息交易的存在。变相持有海外高利率外币资产而稳定币值。中国也想这样干,但是利率没法做到那么低,财政也不敢放开搞,注定了套息这条路在通缩的中国行不通。目前的资产价格也计价了战争。期神解读:新兴市场危机给央妈带来的痛点太多了,导致很多时候政策力度都在变形,也解释了央妈以汇率为锚点做调控的原因。carry trade套息交易就是把低利率的本币兑换成高利率的外币,加杠杆去购买外币资产,吃息差和资产高增长两部分收益,所以虽然日本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但是日本五大商社与全球投行变相用美元资产背书,维持了日元的稳定。当时只要全球出现风险事件,资金立马回归日元支撑汇率,所以日元在那个阶段成了典型的避险货币。而在中国行不通,除了付鹏说的原因,还有一个在于外汇管制,你无法自由地对人民币做套息。所以目前一切追求的都是慢,这也是我在直播中不断强调的政策路径。付鹏的讲话中一直在与日本的三十年做比较,目前国内已经明确禁止券商研报把国内宏观与日本那三十年做比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本书,自己去理解我们和那三十年的异同。